网站首页: 主页 > 新闻资讯 >

《“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印发

日前,中关村示范区领导小组印发《“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时期中关村示范区发展有了明确“路线图”和“工期表”,对于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持续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关村示范区要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强化使命担当,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新思想、新范式、新技术、新经济、新生态的引领者。

《规划》谋定了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设定5个方面具体目标:一、深层次改革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基本形成具备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新经济制度环境;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三、高精尖产业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自主安全水平和产业链韧性进一步提升;四、创新创业生态达到国际一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五、国际创新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从这五个维度设定了15个发展指标。

展望203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规划》系统部署了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将重点落实7大任务:

1.坚持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中关村科教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抢占未来、前沿领域发展先机。探索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完善面向全国的“揭榜挂帅”机制,搭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支持。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建立独角兽企业行业管家制度,支持领军企业形成战略科技力量。

2.深化先行先试改革,营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主动适应创新范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的新变化,营造创新友好型制度环境。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在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发展、科技金融、新经济制度、创新生态治理等方面,开展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先行先试改革,持续滚动推出先行先试政策。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推动建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

3.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着眼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等新建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大对概念验证、中试转化的支持力度,围绕主导产业打造100家左右优质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50家左右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大力支持高水平硬科技创业,加快建设标杆型硬科技孵化器。

4.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中关村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加强数字经济底层技术攻关,加速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加快构建中关村“241”高精尖产业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支持先进制造、现代交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重点产业高端发展,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文化科技、消费科技、城市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未来生命健康产业、未来智能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民用空天产业。

5.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提升园区引领带动作用。着眼于北京高质量发展新需要,大力提升园区高精尖产业空间承载能力、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统筹协同发展能力。优化分园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各分园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推进组团发展模式。加强特色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园。实施园区分类管理,开展分园综合评价,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水平园区,探索建立整改、退出机制。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支持成立园区专业化运营团队,成立特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分园设立政务服务大厅或服务客厅。

6.全球视野招才引智,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育才、引才和用才机制,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实施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集聚培养高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实施中关村高聚工程,集聚培育高层次的产业领军人才。出台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吸引集聚海外优秀人才。实施“雏鹰计划”,积极培育高活力的青年创业人才。落实天使投资税收政策,实施“朱雀计划”,集聚培育高价值的科技服务人才。强化海创园载体功能,打造一批特色国际人才社区,推动建设国际化医院、国际学校,提供有黏性的国际人才服务。

7.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中关村。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努力打造双向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园区、打造全球链接平台、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枢纽,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支点。着力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完善常态化办会机制,持续提升中关村论坛的国际化、权威性和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2-06-21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