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主页 > 地方资金项目 >

2019年第二批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

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围绕乡村振兴、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实施2019年第二批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

一、指南内容

专题一: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应用

课题1、蔬菜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求,围绕蔬菜生产保护镇建设,以镇为实施区域,通过产学研用推联合,集成应用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设一批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加强质量安全控制,优化产品结构、品种结构、经营结构,打造优质区域蔬菜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以绿色优质特色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壮大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规范生产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

考核指标:建立蔬菜绿色循环优质高效蔬菜生产基地10个,集成土壤生态保育、集约化育苗、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综合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减肥减药各30%,增收增效15%,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100%,并辐射推广至实施镇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全镇可认证面积的90%以上;全面推行蔬菜机械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主要蔬菜基地机械化率达到60%;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运营服务,形成2个镇级区域公用品牌,订单农业占比达到70%,与市地产优质蔬菜产销服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课题2、优质早熟梨新品种引选及轻简化新型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和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引进一批早熟梨树新品种,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种植并在6月中旬上市的优质梨新品种;开展梨树新型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构建梨园规模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建立省力化修剪、畦面及地下科学管理、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梨园优质丰产树相参数标准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形成梨园精准施肥技术规程;推行梨园标准化生产,开展果品生产全程质量可追溯管理、品牌宣传和绿色认证,促进上海梨产业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筛选适合上海地区早熟梨树新优品种1-2个,梨果成熟期提早到6月中旬,梨果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3%;构建梨园规模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形成技术规程1-2个;建立梨树优质丰产树相参数标准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形成梨园精准施肥技术规程1套。建立梨新型栽培模式示范基地1-2个,面积500亩以上,其中新品种面积100亩以上,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示范基地内化学肥料用量减少20%、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劳动力成本减少30%,二级及以上优质果率达78%以上,基地实现果品生产全程可追溯并通过绿色认证。

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

课题3、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引进筛选适合上海栽培的耐低温品种,优化品种结构;研究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火龙果优质高效的设施生产模式;培养与筛选优势复合微生物菌群,优化火龙果发酵工艺,开发火龙果深加工新产品,优化规模化生产火龙果酵素的生产工艺,实现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引进火龙果新品种20个以上,筛选耐低温优质火龙果品种2-3个;制订火龙果标准化设施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和商品质量标准各1份,示范面积达500亩;获得高效发酵火龙果的复合微生物菌株1组以上,新建火龙果精深加工流水线1条,研发火龙果酵素新产品1个,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形成稳定深加工质量标准控制体系1套,通过ISO22000管理体系认证。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4、长江刀鲚池塘套养模式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针对长江刀鲚主养模式存在刀鲚成活率低、规格小、商品率低等问题,研究示范长江刀鲚池塘套养管理技术,转变刀鲚池塘主养模式。开展刀鲚幼鱼适宜环境条件、升降盐技术、活体运输技术的研究,探索刀鲚应激调节机制;探索筛选刀鲚的活体补充饵料,确定当年鱼种池塘养殖关键技术参数;在主养东方鲀、河蟹、脊尾白虾、青虾等不同品种的池塘中套养刀鲚大规格鱼种,研究半咸水仿洄游生态套养及淡水池塘套养管理技术,评估各套养模式下刀鲚二龄鱼的生长性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江刀鲚池塘套养模式。

考核指标:研究长江刀鲚成鱼池塘套养的生产工艺,创立长江刀鲚成鱼池塘生态套养模式1-2个,并形成套养技术规范1-2个,申请专利4项;在不影响主养品种养殖能效、不增加日常养殖投入的情况下,长江刀鲚成鱼套养成活率达到40-60%,刀鲚亩产量达到15-20斤,二龄成鱼规格在50克/尾以上的出成率达30%以上;培育长江刀鲚池塘套养示范基地2-3个,累计示范面积300亩。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专题二: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课题5、基于全基因组学水稻新品种创制及应用(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以水稻育种企业核心亲本材料为基础,开展全基因组深度测序,精准分析目标基因改良方案。通过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分子标记开发和全基因组测序,培育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材料,快速高效育成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展示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全基因组指导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1套;创制聚合多基因性状的材料50份,选育优良恢复系2个,通过鉴定优良不育系2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6项;参加省级区域试验组合5个,其中2个通过审定,米质达到国家优质三级米标准,稻瘟病抗性4级以上,产量单季晚粳达到900公斤/亩、二晚达到650公斤/亩,并建立50亩以上栽培展示示范基地2个。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课题6、蔬菜种苗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化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引进国际一流的集基质拆包、基质混拌、自动播种、催芽、自动检苗移苗、智能种苗运输、穴盘清洗等关键设备于一体的蔬菜种苗生产流水线;引进低成本高品质的育苗基质,研发适合不同蔬菜品种、不同季节的专用基质配方;通过对温湿度、pH值、光照、CO2等环境精准调控,对种苗叶绿素、叶片、根系等植株表型数据实时分析,研发形成种苗精准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与温室、灌溉、监控等设施设备配套的叶菜类蔬菜种苗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

考核指标:在本市蔬菜保护镇内建成蔬菜种苗自动化生产基地1个,种苗年生产能力达到9亿株,种苗成苗率达到99%以上;研发一套集基质合成、种子优选与催芽、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水肥精准灌溉等种苗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体系,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个;研制蔬菜种苗专用基质配方、蔬菜种苗生产标准、种苗产业化生产技术规范各12份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课题7、水产原种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以翘嘴鲌、松江鲈等淀山湖特有的经济鱼类为研究对象,开展低温冷冻对鱼类遗传物质稳定性影响研究,研发配子、受精卵、胚胎的低温冷冻保存及复苏技术,建立本市特有的鱼类冷冻保存种质资源库,为本市水产良种及濒危鱼类的种质保存提供技术保障。

考核指标:优化鱼类配子、受精卵、胚胎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建立1-2种淀山湖特有的经济鱼类冷冻保存种质资源库,并申请专利2-3项,发表论文2-3篇。

专题三:智能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8、水稻生产全程农机智能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为了减缓劳动力日益紧缺和老龄化问题,实现水稻生产过程中农机装备的自动导航无人驾驶和田间无人化自主作业,重点研究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现有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耕种管收各环节农机自动导航无人驾驶,实现水稻生产田间无人化自主作业;研发农机作业状态感知监测系统和作业过程自适应调控系统;建立农机作业的远程信息化管控平台,实现农机装备的远程监测和远程调度,有效减少水稻生产用工量。

考核指标:完成水稻生产现有主要型号拖拉机、直播机、施药施肥机和联合收割机的智能化提升30台套,农机直线路径跟踪误差不超过5cm、自主调头拼接行误差不超过10cm;建成农机作业的远程信息化管控平台,实现农机装备的远程监测和远程调度;制定水稻生产耕种管收环节智能农机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4个,申请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1个;示范面积5000亩,示范区产量不低于常规种植方式,对照常规作业每亩减少化学农药20%、减少化肥10%、减少人工工时30%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9、湿垃圾农用风险评估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连续2年跟踪调查1个餐饮业、2个农贸市场和5个居民小区湿垃圾收集点,开展湿垃圾主要成分监测与资源价值评价;研究湿垃圾分拣标准,分别开展果菜皮、餐厨、居民小区等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可行性分析,形成相应资源化利用规范及标准;研究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使用技术,选择水旱轮作和旱地两种模式,开展湿垃圾农用风险评估田间试验,监测湿垃圾农用对pH值、盐分、有机质、NPK、容重、团粒结构等土壤理化性状、对生物多样性、呼吸强度、酶、微生物等土壤健康度、对多环芳烃、EEDs、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累积的影响,并监测湿垃圾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考核指标:形成湿垃圾主要成分特征分析与资源价值评价报告、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湿垃圾农用农田土壤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各一份;制订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湿垃圾分拣标准、果菜皮制作商品有机肥料生产技术规范、餐厨湿垃圾制作土壤调理剂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以及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使用技术规范;示范生产果菜皮商品有机肥料100吨、餐厨湿垃圾土壤调理剂100吨,并发表论文3篇。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0、畜禽固废高温好氧快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的集成示范(推广项目)

研究内容:针对畜禽养殖场固废处理对环境影响大、堆肥处理占地多、发酵过程臭气扩散等难题,以存栏5万羽蛋鸡的标准化养殖场为实验基地,开展畜禽固废快速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引入大容量高温好氧生物发酵罐和废气多层喷淋净化塔等设备,创新研发畜禽固废智能全封闭收集转运设备、初级预混设备,形成从收集、转运、预混、导入到发酵罐内加热、送风、好氧发酵、废气喷淋净化、腐熟有机肥导出等全程封闭、智能控制的快速高效无害化处理系统。

考核指标:研发畜禽固废智能收集转运设备、固废智能调控预混设备各1套,发酵物料水分保持70%、碳氮比保持25-30:1;建立一套90m3畜禽固废高温好氧快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开发一套专用智能控制软件,获授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技术规范1套。示范应用处理系统,基地实现日处理固废6-8m3,产生有机肥2吨,有机肥料达到NY525-2012标准,周边环境臭气浓度(无量纲)降到20标准值,并且平均日耗电小于260度。

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课题11、水产养殖中重要痕量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风险评估(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围绕二噁英、溴代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壬基酚等污染物,运用大气压电离气相串联质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技术,研究水产品及养殖环境中污染同系物、代谢物的痕量精准识别和筛查方法,为监管监测提供技术手段;依据污染易生物蓄积、高毒性的污染特性,开展中华绒螯蟹、青鱼、鲫鱼等养殖中的污染物迁移规律和生物代谢研究,揭示污染物同系物代谢赋存形态,追溯污染物来源,并评估水产品中污染物膳食暴露水平,为健康消费和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二噁英、溴代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壬基酚等环境痕量污染物精准定量检测技术规程SOP 2套,至少2种污染物检出限达到ng/kg水平,参加国际实验室间检测能力验证比对1-2次,申请地方标准1-2项;开展上海地区水产品和水产养殖环境中4种痕量化学污染物污染风险评估,绘制上海地区水产品和水产养殖环境中污染物分布地图1个,形成新型化学污染物污染来源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各1份,发表SCI论文3篇。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课题12、上海地区草地贪夜蛾迁飞规律与绿色防治技术研究(创新项目)

研究内容:围绕新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加强本市病虫测报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研究草地贪夜蛾在本市迁飞路径、危害特点规律,对其食性、越冬情况进行分析,开展不同作物上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治策略研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考核指标:明确本市草地贪夜蛾迁入种群虫源区和迁出种群影响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本市危害作物种类,并分析其对不同作物的危害特点;研究建立一套不同作物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治技术规程,发表论文3篇。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二、申报须知

(一)申报要求

1、科技兴农项目支持在本市注册登记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其他国内法人或组织可作为协作单位参与课题申报。

2、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有与项目内容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研究开发设备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申报单位同一个课题只能参与一次,不得多头申报。

3、鼓励产学研联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牵头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联合申报。牵头申报企业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原件)和税务部门提供的上一年度纳税证明(享受减税免税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各一份。

4、课题负责人须为申报单位正式在职人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企业为牵头申报单位的课题负责人须为该企业行政或技术负责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2个及以上在研科技兴农项目,或有科技兴农项目到期未验收、验收未通过的,或课题实施期间即将退休的(原则上57周岁及以上),不得申报科技兴农项目。

5、课题申报经费应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确定,具体财政支持经费控制数请咨询申报受理部门,申报财政支持经费总额不得超过经费控制数(不含单位自筹或配套经费)。课题3、5、6、8等4个课题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并配套经费,企业配套经费比例不低于财政支持经费的20%。

6、可行性报告中,申报人员应签章,申报单位及其主管单位(部门)应审核签章,其中在涉农区注册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应报送主管部门区农业农村委审核盖章。

7、如有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的,即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二)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

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nyncw.sh.gov.cn)“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中填报课题可行性报告。填写申报材料前,请详细阅读《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沪农委规〔2018〕4号)。可行性报告格式可在下载中心下载。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申报。网上填报时间:2019年7月5日10:00至7月18日10:00。

网上填报可行性报告完成后,须在系统中提交,提交后不得修改,系统未提交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2、材料报送

系统提交可行性报告后,在线打印书面材料,送申报单位的主管单位(部门)审核签章。所有书面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一式六份装入文件袋,贴上文件袋样张,在受理时间内送达材料受理部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材料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9年7月23日10:00至7月24日16:00。

材料受理地址:仙霞西路779号3号楼 3208室。

3、形式审查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材料受理之后,根据申报要求及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通过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4、联络人

项目联系:沈秀平 52196198      董言笑 52196200

系统填报支持:廖鑫 13162868731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7月4日

发布时间:2019-07-09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