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专题: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路探索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承载着将科研成果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艰巨使命,是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本期专题将深入剖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路,从政策背景、关键环节到市场逻辑下的流程实践,全方位解读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转化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
一、科技成果转化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第二条的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 转化规模持续扩大
◆ 转化质量不断提升
◆ 科技创富效应显现
表1 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体情况
表2 高校院所转让、许可、作价投资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目和合同金额分布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度报告(高校院所与科研院所篇)》)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方向
◆注重搭建产学研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平台
◆以专利产业化为目标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加快推进产业中试创新和平台建设
◆促进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加快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一、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式
转化方式主要有自行实施、转让、许可、共同实施、作价投资等。
◆自行实施:适用于成果与主业关联性较强,如科技成果与企业主营业务关系密切,能够有效促进主营业务关系密切,能够有效促进主营业务能力增长。
◆转让:适用于科技成果紧贴市场需求,其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较高的项目,一般以产品型和服务型技术为主,主要面向企业外部客户市场。
◆许可:适用于技术边界复杂、投资周期长、市场成熟度高、主要面向企业外部客户市场。
◆共同实施:适用于合作实施科技成果合作转化,知识产权不转移,程序简单能够优势互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作价投资:适用于技术成熟度较高但市场成熟度不高的技术成果,促进合作各方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二、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
基于《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指南》规定,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评估程序包含申请、受理、组织评估、评估报告、存档。
◆收益法:适用被评估的科技成果的未来收益可以预测并可用货币衡量。
◆市场法:适用评估对象是有同类科技成果交易记录。
◆成本法:适用评估对象可作为独立的研发项目进行重新研发。
三、科技成果的定价
对于评估价值有难度的,可以基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八条:科技成果转让定价方式可以通过协议定价、技术交易市场、拍卖、询价方式。
◆协议定价: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价格,一般平衡点成交,双方都合意。
◆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市场挂牌,意向买方参加出让方只接受价高者成交。
◆拍卖:多方竞价,价高者得,最终成交价格范围波动较大。
◆询价:发出询价函,买方一次性报价,保密性更强,成本更低。
市场逻辑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完整流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一、概念验证
(1)定义
“概念验证”一词最早出现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要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技术转移能力,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专业创新空间,支持技术概念验证和商业开发等技术转移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将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平台。
2025年全国两会,概念验证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全国已建成300家概念验证中心。
概念验证是指从技术、市场、产业等维度,对科技成果进行验证,旨在验证技术可行性并判断商业价值、评估市场潜力,是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科技成果形式产品、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阶段的重要环节。
(2)“概念验证”验什么?
重点:商业潜力验证和技术可行性验证
◆技术可行性研究
◆性能研究
◆知识产权评估
◆原型制造
◆市场竞争分析
◆商业化构想
二、小试
“小试”指在实验室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技术、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在接近实际生产的条件下,对技术成果进行的小规模试验阶段。它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中试和大规模生产的过渡环节,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验室研究成果在放大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后续的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三、中试
(1)定义
2023年1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制造业中试平台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好中试平台布局谋划工作。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在重点任务重提出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中试是在小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接近工业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通过对小试工艺的放大和验证,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为后续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2)中试平台工作流程
◆需求对接:对接技术供应方,精准把握项目的技术要点、预期目标以及具体需求等关键信息。
◆技术评估:对转化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潜在风险的综合考量。
◆中试方案制定:涵盖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原材料采购以及质量控制多个环节。
◆小批量试生产: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进一步检查工艺在扩大生产规模后的适应性,为后续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测试与检验:对中试产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性能测试与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量化转产:后续进行量化转产。
四、市场化
(1)供应链管理
稳定生产材料供应;拓展产品销售途径;确保资金流充沛
(2)资金保障
与金融机构合作;规范化财务管理
(3)关键环节
厂房设备;专业技能人员培训
(4)市场准备
市场样本测试,反馈整改;提前布局,针对性营销策略
市场逻辑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与技术突破,更需要政策的精准引导与支持,需要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与检验,也需要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助力。每一个环节的协同推进,都是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关键所在。
我们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转化能够突破瓶颈、跨越障碍,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无缝衔接,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市场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坚实支撑,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条款 :
本网站的文章如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作品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学习、交流所用,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遗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